金融委新提法:需求不是天生的,是挖出来的

2019-09-03|平安信托

 馅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,但可以主动发力挖出来。 国家金融委日前召开第七次会议,首次明确提出“挖掘投资需求潜力”的新说法,强调“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”,从项目导向出发,“探索投资项目激励机制”,“支持愿意干事创业、敢于担当、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,重视基础设施、高新技术、传统产业改造、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。” 信托业过去一年最喜欢在哪些地里挖需求? 

根据《中国信托业报告(2018-2019)》,2018年全国68家信托公司行业转型步伐加快,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,2018年第四季度新增集合信托与财产信托占比超过单一信托占比。资金信托五大领域占比排序分别是工商企业(29.90%)、金融机构(15.99%)、基础产业(14.59%)、房地产业(14.18%)、证券市场(11.59%)。 从细分类别看,信托正在多个领域主动挖需求。
01TOF(基金中的信托)

TOF,是指由信托公司募资成立信托计划,再由这一信托计划进行资产配置,其选择的投资标的往往是包括基金在内的多个产品的组合。 根据底层资产种类,TOF又分为单一资产TOF和多资产TOF。TOF多策略配置对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,涉及不同大类资产相关性分析、组合回撤风险控制等。 但目前已经发行的TOF底层资产以股票、债券为主,还不能充分满足投资者对低风险稳健收益的需求。

 02慈善信托

统计数据显示,本年度已备案慈善信托中,信托目的明确包含“扶贫”目的的慈善信托已经达到51单,明确包含“教育”目的的慈善信托有46单,以济困、环保、卫生医疗等为慈善目的的慈善信托数量也较多。期限在10年及以上的慈善信托达到41单,永续型慈善信托达到25单。 慈善信托的商业价值持续性突出。一方面慈善信托可以促进家族信托和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。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资源,能够更好地协助家族信托和财富管理客户实现慈善愿望。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慈善财产保值增值管理业务。 03绿色产业

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成长行业,但现阶段的规模化发展程度低,企业规模偏小,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,且技术升级压力大。信托可以开展绿色贷款信托、绿色股权投资信托、绿色资产证券化信托等多种业务,为绿色经济提供资金支持。

 04政策红利
“一带一路”、“粤港澳大湾区”等重磅政策,为信托提供了从国际合作、国家区域发展到产业升级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机遇。
 平安信托近年来充分挖掘信托自身多市场、跨领域的业务优势,积极采用股权投资、投贷联动、产业基金、资产证券化、国企混改等特色化、专业化、定制化的金融服务,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。 围绕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平安信托牵头推动各方就设立“中尼友谊工业园”签署框架合作协议,将在尼泊尔境内开发建设工业园区,积极将西藏融入“一带一路”的核心功能区;借力“粤港澳大湾区”政策契机,协助推动平安集团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发起成立规模1500亿元的“广东平安发展基金”,用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大型基础设施;协助推动平安集团与深圳市政府携手共建深圳国际生物谷,推动深圳成为全球生物产业集聚地。

 参考信息来源:申万宏源 用益信托